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

汪浩《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》,台北:有鹿文化,2014

  汪浩《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》,台北:有鹿文化,2014
這是作者1992年博士論文的擴增版。增訂多少呢?或可從腳註數來了解: 全書有543個腳註,其中約85個是新加的。換句話說,作者很認真地做些反思自己的少作。




冷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內容試閱戰中的兩面派: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-1958

  • 作者: 汪浩
  • 出版社:有鹿文化
  • 出版日期:2014/04/11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  台灣問題的過去與未來,中國崛起的歷史與痕跡,
  其實和英國外交策略密不可分,你,知道嗎?
  冷戰棋局下的臺灣,究竟是棋子,還是棄子?
  英國國家檔案局層層揭祕,一一還原歷史關鍵時刻!

  「東亞冷戰史」最深入、影響深遠之作!
  兩岸分裂後,主要政治解決方案,英國早在一九五○年代就已討論透徹!
  從海外回望島內,用全球觀點照看國家未來,關於兩岸發展不容錯過的歷史解讀!


  歷史機會,稍縱即逝!

  太平洋戰爭甫告結束,冷戰旋即在遠東登場。而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勝利,讓臺灣問題在美國冷戰政策上地位愈形重要。身為美國親密盟友的英國,同樣捲入冷戰掀起的風起雲湧,而此時的英國對臺政策,更在英、美、中三角關係上扮演重要角色。本書詳述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八年間,英國對臺政策的形成、發展與修正過程,從歷史的另一個橫切面,再現詭譎複雜的東亞情勢,以及大英帝國衰頹下的外交徬徨、徘徊與曖昧,對於海峽兩岸地位變遷,以及東亞國際情勢研究,更是強而有力,不容錯過的關鍵之作。

名人推薦

  露絲瑪麗‧福特(英國皇家學院院士)、黃克武(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)、賴幸媛(前陸委會主委)推薦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
汪浩


  一九六五年生於上海,一九八八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,考取太古獎學金,赴英國牛津大學攻讀,一九九二年取得聖安東尼學院國際關係學博士。從事金融業多年,曾在各大投資銀行任職。

目錄

【推薦序】詭譎的東亞冷戰史
【推薦序】回首,再現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
第一章 導論
第二章 英國戰後外交政策:調整的過程
第三章 中國政策:英國的認知和國際環境
第四章 艾德禮政府、承認中國及臺灣政策辯論(1949/1~1950/5)
第五章 艾德禮政府在韓戰期間的對臺政策(1950/6~1951/9)
第六章 邱吉爾政府及對臺政策改變(1951/10~1954/7)
第七章 艾登政府、第一次外島危機及其後(1954/8~1956/9)
第八章 麥米倫政府、蘇伊士遺緒及第二次外島危機(1956/10~12/1958/12)
第九章 結論:沒有結論的辯論
【跋】
【中英譯名對照】



  二○一三年十月的某一天,在油麻地一家書店中,我看到一本書《韓戰救臺灣:解讀美國對臺政策》,作者是張淑雅教授,我看得津津有味,愛不釋手,讀來且有似曾相識之感。回家後,翻出我二十年前的博士論文,這才發現,當年我曾參考張教授的論文。那時這部論文剛完成,我買到的這本書,正是從張教授的博士論文改寫而來。二十年後,它又啟發我重拾舊愛,把自己的論文增補改寫,出版了這本書。

  這本書的主旨,在於檢視冷戰時代的「臺灣問題」,尤其是英國的政策取向。兩岸分裂後,各方提過無數解決方案,主要的幾種方案,英國人在一九五○年代都已討論過。在英國對臺政策的辯論中,出現過三派不同的主張。

  第一派贊成放棄臺灣,把臺灣交給共產黨,他們認為北京決心取得對臺灣的控制,如果企圖抗拒,會觸怒共產黨。西方把臺灣交還給中國,可以換取遠東整體的解決,是個很值得的交易。第二派贊成臺灣中立化(獨立或聯合國託管),他們認為基於戰略及道義理由,不應該讓臺灣落入北京手中。讓臺灣中立化,可以降低中美爆發戰爭的危險。第三派贊成支援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。他們認為,臺灣位於共產陣營及自由世界的分界線,戰略上非常重要,不能讓臺灣落入共產黨手中。而不讓臺灣落入北京之手,唯一實際的方法,就是支持蔣介石。

  其實,五○年代末至六○年代末,「臺灣問題」可以用「兩個中國」的方案來解決。當時美英可以說服蔣介石,接受中華民國中立化,並承認「兩個中國」。當年,蘇聯和聯合國也不會反對。毛澤東一定會反對,但如果美蘇英蔣都贊成,「兩個中國」可以並存,共同進入聯合國,以當時共產中國與美蘇英蔣的實力對比,毛澤東也只能默認現實了。然而一九五○年代,毛澤東深感中國安全受到威脅,常有出人意表的舉止,因而嚇阻了美蘇英等超級大國,以及杜勒斯和蔣介石等對手,美蘇英蔣遂不敢輕舉妄動。歷史機會,稍縱即逝,就此失去解決的契機。

  自一九九二年春獲得博士學位後,我就告別學術,投身金融界。這次改寫本書,我重拾書本,研讀了不少國際關係史文獻,主要參考近二十年來相關的學術研究,並採納了其中一些資料和結論。

  本書得以出版,該感謝的人很多:我的博士導師福特(Rosemary Foot)教授,以及博士答辯的主考官曾銳生(Steve Tsang)敎授,二十年前,他們指導我寫此論文,二十年後,又鼓勵我出版。我的同學黃克武敎授,二十年前,他教我用微軟打論文,二十年後,又為我作序推薦。我的長輩兼朋友Elizabeth Short女士,當年我在倫敦寫論文時,她慷慨相助,為我提供住宿。當然也要感謝太古公司提供獎學金,讓我有機會攻讀深造。還有許多幫助我寫作的牛津大學師友,以及幫助我出書的臺灣朋友,以及翻譯此書的林添貴先生。我太太蔡珠兒多方協助,為本書出版做了很大貢獻。至於本書不足或謬誤之處,那就是我的責任了。





《冷戰中的兩面派》新書座談會 8/9(六)2:30~4:30

沒有留言: